【新闻资讯】
【地方新闻】
◎ 近日园区某小区就因为地下停车位的属权纠纷,业主方跟开发商闹的不可开交。大部分业主拒绝购买车位,希望可以租赁。但物业和开发商没有回应,并开始关闭地下停车场。
【点评】苏州市民防局办公室负责人则回应:小区地下车库的产权问题较为复杂,有众多不同的情况,并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小区依法配建的属于民防工程的地下停车位,开发商无权销售!
◎ 在今年四月那场狂拽酷炫的土拍中,央企鲁能首进苏州。近日,鲁能集团竞得的苏地2016-WG-5号地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已通过审批并发布。项目名暂定“鲁能公馆”。
【点评】目前项目产品有洋房、高层和叠墅。
◎ 7月6日,记者从苏州轨交公司获悉,近日,轨交四号线苏州火车站站至元和停车场专用通信传输及无线系统,分别完成联调并接入控制中心。
【点评】至此,四号线及支线全线专用通信传输及无线系统完成联调开通,为列车全线开跑扫清了最后障碍。
◎ 9日,总投资16.2亿元的苏州汽车西站综合客运枢纽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兼具交通枢纽、旅游出行、购物中心功能,是全国首个站商综合体。
【点评】苏州汽车西站不仅实现了公交、出租、轨道交通、有轨电车、长途客运、旅游集散、机场大巴等7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还设有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航站楼、旅游特产超市等,被称为旅游线下“总入口”。
◎ 从去年开始,苏州市场上开始流行起卖车位也要做一个热闹开盘仪式的风潮,现场比一些售楼的开盘都要火爆,而这其中又属园区各大楼盘车位开盘的竞争最为激烈,甚至传言有投资者一次性购买了多个车位。
【点评】对于园区一些居民来说,停车难的问题已经难倒了很多人。
◎ 吴江大道自2013年7月启动、12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建设进展有力推进。截至目前,路基桥梁工程基本完成,预计至2016年8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点评】吴江大道项目起自吴江区境内230省道,向东跨京杭运河、苏嘉杭高速公路,下穿常嘉高速公路,终于318国道,路线全长约29.8公里。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总投资33.4亿元。
【全国新闻】
◎ 近日,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在全国开始销售,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正式落地。
◎ 近日,安徽省政府制定《关于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去化商品房库存25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房价基本稳定,有效控制市场潜在风险。
【点评】意见明确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落户。
◎ 因深铁介入而继续发酵的万科股权之争,意外地使“地铁+物业”模式浮出水面。不同于传统房地产开发,“地铁+物业”模式被认为带有更多的资源整合性质。
【点评】内地很多城市虽有发达的地铁线路和商业业态,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地铁+物业”模式。
◎ 今年前六月,全国土地出让金排名前十的城市为:杭州、南京、苏州、上海、天津、合肥、深圳、北京、佛山、武汉。
【点评】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苏州、南京先后出台了土地拍卖的“熔断机制”,防止城市土地市场存在过热风险。
◎ 7月6日晚,保利地产和中航地产各自发布停牌公告,称中国保利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正在筹划关于所属地产相关业务资产的重组整合方案。
【点评】房企内部重组实际上是对同业竞争开刀;而对于央企来讲,重组形成“巨无霸”联合体将成为其做大做强的重要砝码。
◎ 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网站登出新政细则,称为支持刚性购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住房需求,抑制投机性购房,自7月15日起调整住房信贷政策。
【点评】归结起来其实就是核心六点:无房无贷,首付比例25%;有房无贷,首付比例30%;有房有贷,首付比例60%;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按基准利率,首次比例20%;第二次申请公积金,首付比例50%,贷款利率按1.1倍执行;停止向第三次以上申请公积金贷款发放贷款。
◎ 7月8日下午,南京集中出让10幅地块,其中8幅为住宅地,均设定了最高限价。除了超过40家房企参与抢地之外,更奇葩的是,8幅限价地块,最终7幅因熔断终止出让。
【点评】当前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的方向已进一步凸显。不容忽视的是,市场火热背后更需要理性。
◎ 试点两年的“以房养老”迎来“大限”。这份沉甸甸的养老政策响应者寥寥。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
【点评】以房养老四地试点,仅一家保险公司参与,这主要因为以房养老产品设计复杂、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属于微利经营,无法调动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
◎ 在北京、天津、上海到2020年农地占用指标几近枯竭、已经枯竭将近一年之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终于完成。这项前后耗时将近两年的工作,将决定未来将近10年中,与发展有关的“土地故事”。
【点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总体原则是,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节约集约、优化结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 伴随销售量的逐月提升,当前一线及部分二线出现了库存不足迹象。“按照目前去化速度,北京、深圳、广州、上海、青岛、福州、厦门、济南、杭州、苏州、南京等16个城市商品房存量已不够卖十个月”。
【点评】自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房地产“去库存”定调以来,在“因城施策”方针下,半年多时间里,已有28个省区市开出去库存 “药方”。
【市场简报】
【土地挂牌】
本周(7.4-7.10)苏州无新增挂牌土地供应。
【商品房供应】
本周(7.4-7.10)共5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新增预售1638套,其中住宅1638套,非住宅0套,新增预售面积共185153.1平方米,住宅185153.1平方米,非住宅0平方米。
图1 苏州市近期商品房周供应趋势图
【商品房成交】
表1 苏州市7.4-7.10商品房成交情况
商品房成交 | 住宅类 | 非住宅类 | ||||
(7.4-7.10) | 本周 | 变化量 | 变化幅度(%) | 本周 | 变化量 | 变化幅度(%) |
成交套数 | 900 | 502↓ | 35.81%↓ | 404 | 121↓ | 23.05%↓ |
成交面积(m2) | 109874.18 | 58126.99↓ | 34.60%↓ | 31195.89 | 9819.21↓ | 23.94%↓ |
图2 苏州市近期商品房周成交趋势图
2016.7.4-7.10市商品房(一手)住宅签约量900套(不含吴江区),环比下降35.81%,签约面积109874.18平米,环比下降34.6%。从统计的区域来讲,商品房签约量吴中区成交539套,位居第一;相城区成交390套,位居第二,值得一提的是,相城区住宅类成交347套,轻松夺得住宅类冠军;高新区成交195套,蝉联第三;工业园区和姑苏区均成交90套。成交物业类型中,商品住宅(一手)新签约量占一手房成交69.02%,依旧占据较大份额。
图3 苏州市近期商品房各物业成交趋势图
本周全市商品房成交数量较上周有所回落,不过伴随7月中下旬将有很多纯新盘楼盘将扎堆上市,多盘蓄势待发,苏州住宅成交量有望回升。
【二手房成交】
表2 苏州市7.4-7.10二手房成交情况
二手房成交 | 总计 | 住宅类 | ||||
(7.4-7.10) | 本周 | 变化量 | 变化幅度(%) | 本周 | 变化量 | 变化幅度(%) |
成交套数 | 1038 | 5↓ | 0.48%↓ | 941 | 2↑ | 0.21%↑ |
成交面积(m2) | 102279.6 | 1428.2↑ | 1.42%↑ | 94324.62 | 2376.18↓ | 2.46%↓ |
图4 苏州市近期二手房周成交趋势图
2016.7.4-7.10:本周二手房成交量1038套(不含吴江区),较前一周下降5套,降0.48%;成交面积102279.6平方米,较前一周环比上涨1.42%。由上述数据可见,本周二手房住宅成交量较上周微幅上涨,非住宅成交量小幅下降,成交量基本与上周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