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9日举行的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知,2016年到2022年,苏州将每年平均投入140.8亿元建设轨道交通。随着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表示,苏州轨道交通实现了建设运营安全的平稳可控,下一步要抓住国家加大财政支出,鼓励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拉动消费的机遇,进一步强力推动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周乃翔强调首先要保安全,在保安全的基础上做到保质量和保进度,同时轨交的规划建设要做到“成网、加密”,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出行。
【点评】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预示着苏州将迈入全城轨道时代,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
◎据悉,苏州轨交5号线计划明年6月开工,目前,5号线已进入初步设计专家意见回复阶段。根据实施计划,从2015年9月到2016年3月为前期工作阶段,建设工期约5年,2021年6月试运营。5号线全长44.1公里,全线设站34座。除了5号线,从2016年到2022年,苏州还将展开S1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的建设,其中,S1线预计将实施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星明街以东线路,即星明街——花桥段,全长约58公里,设站28座。S1线将与上海地铁11号线对接,S1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拟在兆丰路站换乘。
◎根据报道,27日杭州都市圈市长交通专题会议在湖州召开。“十三五”期间,杭州都市圈将完成投资约4000亿元,打造“高速一小时交通圈”以及“高铁半小时交通圈”。 通苏嘉高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中的主骨架之一,贯通南通、张家港、常熟、苏州、嘉兴五市,北与连盐通城际、宁通城际相接,南与沪杭客专、跨杭州湾铁路相通,中与沪宁、沿江和湖苏沪城际相连。
【点评】通苏嘉城际铁路的建设对于促进长三角社会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凸显苏州作为长三角中心的区域优势,加强长三角南翼环杭州湾城市群与北翼苏北及苏锡常都市圈联系,加快形成沿海铁路通道建设,完善区域路网规模,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9月7日下午14点,姑苏区劳动路2宗优质地块正式挂牌出让。中海、金地、旭辉、建发、龙湖、招商、方兴等18家大型房企报名参拍。最终,经过1小时激烈竞拍,姑苏区两宗地块完美成交,总揽金79.6 亿,总成交面积231293 ㎡,最高溢价率83.63%,最高楼面价 15141元/㎡。其中,深圳联新以40.4亿竞得位于劳动路南、胥台路东的苏地2015-WG-19号地块,楼面价13712元/㎡,溢价率64.96% 。而位于姑苏区劳动路南、桐泾南路西的2015-WG-20号地块则被一科科技以总价39.6亿、楼面价15141元/㎡竞得,溢价率83.63%。
【点评】今年土拍不断,地王频出,房地产市场也随之而火热,导致部分区域房价节节攀升。理性的回归,才是维护市场稳定的关键,盲目的追捧,也许只是虚假的繁荣。
◎近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环境保护税、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资源税暂行条例(修订)五部税收法规被列入。不过此前热议的房地产税并未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尽管房地产税未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但已经列入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属于立法预备项目,同时也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
【点评】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是一项大任务,不能一味求快,要稳中求进,只有真正具备了完善的体系,才能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10日,从北京市国土局官方网站获悉,截止到9月10日,北京年内已出让地块50宗,土地出让金总额已达到1012.83亿元;其中居住类用地成交24宗,成交总金额680亿元,而仅在刚刚过去的10天内,包括丰台石榴庄、朝阳东坝和孙河的四块热地,成交总额累计达到186.98亿元。尽管与去年同期土地出让金实现1531亿元相比,今年出现了33.8%的降幅,但同比楼面价却出现了超过10%的上涨。数据显示,去年同期居住类用地共成交37宗,成交金额974亿元,平均楼面价为14343元/平方米;而今年成交的24宗居住类用地,住宅供应的同时,平均楼面价则达到了16301元/平方米,涨幅为13.7%。
【点评】北京平均楼面价的上涨,将会进一步影响新入市项目的定价,未来的楼市供需结构也将失去平衡。理性的价格何时才能出现,是人们当下急需思考的问题。
◎近日,针对目前有声音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落地难”,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刘健12日在北京回应,“PPP项目不能仅是政府想做,市场认可才行”。他并表示,希望保险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入。PPP模式正成为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当天举行的“JIC投资沙龙——PPP领域投资与发展”上,中国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透露,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仅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需要投资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加上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需求,至少需要65万亿元,“政府不可能承担,只能靠市场”。“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政府投入方式的重大变革。”刘健分析,传统机制上是政府投资,客观上造成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运营,重准入轻监管,影响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PPP实现了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点评】中国城镇化对投资的需求是庞大的,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政府的扶持,还需要社会资本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今年上半年,受3.30新政、降息降准等利好政策的影响,全国楼市出现大面积回暖。据中国指数研究院8月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在经历连续十个月的同比下跌后,百城房价终于在9月开始止跌,并上涨了0.15%;8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78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95%,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41个百分点。但高企不下的库存,依旧是房地产行业的痛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2.47万亿的总存货金额,相对于去年同期的22024.96亿,同比涨幅高达12%。然而,这还是剔除了前期借壳上市的绿地的数据,若加上绿地的存量,总库存或将高达2.8万亿。在绿地、万科、招商和保利四家存货过千亿的房企中,仅只有万科一家房企的库存出现了2%的下调,其余皆为不同幅度上涨。由于整体处在去库存通道中,上半年房企大多“增收不增利”。
【点评】高企不下的库存,仍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开发企业与政府共同来协调完成,单一方面的努力还略显不够。
◎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国际上有舆论认为,受中国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市场波动明显加剧。9月9日,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同世经论坛主席施瓦布及国际知名人士座谈时指出,“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总的看,中国经济韧性巨大,仍具备中高速增长的潜力,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持续较快增长的经济体,有能力、有责任、也必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点评】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市场简报】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