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10月26日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迎来成立两周年纪念日。全区2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涵盖商务商贸、教育科技文化、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建设等众多方面,总投资超过100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近30亿元。
【点评】此次出让的地块吴中区占半壁山江山,园区缺席。
◎ 贷款条件放宽、异地互认破冰、公积金贷款发放率较低城市可适当提高首套房贷额度……从10月9日开始,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接连释放重量级利好。
【点评】时间上与前不久央行调整住房信贷政策上形成“巧合”,此次公积金政策调整被业内广泛解读为“救市组合拳之一”。
◎ 从北京产权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获悉,目前陕西蓝天御坊置业有限公司、南京港鸿置业有限公司、上海博锦房地产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冶置业(福建)有限公司等多个房地产项目正在挂牌转让。其中一些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尚未开始营业便开始寻找接盘方。为保证在手项目顺利推进,一些项目转让方对受让条件提出较高门槛。
【点评】现金为王是目前开发商的上上之选。
◎ 房贷利率七折到底能实现吗?不妨来算一笔账,按照法定5年期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6.55%计算,7折房贷利率为4.585%,然而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为4.75%,不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5%左右。成本大于收入的买卖银行肯定不会做。
【点评】从市场情况来看,房贷新政确实刺激了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房产中介的生意也重新红火了起来。然而,考虑到未来房价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且租金回报率较低,专家建议不动产占比超过七成的投资者,可以适当抛出一些物业,以获取货币资金,转投其它领域。
◎ 11月1日起,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将作调整。市人社局最新消息,具体调整标准为,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与省一类地区同步上调150元,由原1530元调整为16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均执行省一类地区标准,由原13元调整为14.5元。
【点评】企业应建立健全工资分配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企业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水平,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 继“十一黄金周”以来的商品房成交回暖后,近日个别的一、二线城市又现高价拿地热潮。不过,统计数据并不乐观,不论从成交量还是溢价率来看,政策暖风频吹的10月并未较前9月有着明显逆转。
【点评】业内人士也认为,10月的高价地块集中出现仍是偶发事件,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已经发生转变。房企四季度仍不可盲目乐观,拿地仍应继续保持谨慎、理性的态度。
◎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为更好地满足市民通行需求,经研究并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确定独墅湖隧道于2014年11月1日零时起实施24小时通行。因每天0:00-6:00为隧道维护检修作业时段,隧道内部分车道将封闭。
◎ 10月27日从我市住建局获悉,为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我市住建部门制定了“苏州市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我市将通过两年的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点评】此次治理的范围为全市在建、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等工程项目。
◎ 继苏州国土局推出22宗地块之后,10月29日苏州工业园区国土房产局再次挂牌5宗地块。其中14号地块位于雅戈尔未来城萧邦南面,用于商服或城镇型住宅,另15、16、17号地块为纯住宅地块,分别位于白塘公园东、墩头村以及青剑湖阿卡迪亚附近,18号地块为加油站。
◎ 对于各地相继取消限购,出台支持楼市的救市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表示,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的调控表述是分类调控,政府做好政府的事情,市场发挥经济规律做好市场的事情。倪虹表示,住建部很关注最近楼市的数据变化情况,用市场的手段调控市场的问题,这将是下一步调控的主要方向和手段。
◎ 任志强表示,楼市价格由需求决定,在很多城市,供需仍然不平衡。救市政策出台后,楼市最低点已经过去,如果房企再融资松口、房贷优惠等政策落实到位,那么10月或将逆转楼市今年前九月走低的趋势,由于目前全国有5.7亿平米的库存,楼市将缓慢U型回升,而不是V型迅猛反弹,但即使救市政策落实不到位,楼市未来再往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点评】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将持续很长时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则将逐渐下降。
◎ 央行“9·30”新政出台已经满月。截至10月30日,一个月内有16家上市银行根据“认贷不认房”原则纷纷出台相关细则。由于央行新政对楼市改善型需求的刺激作用,10月份以来多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开始筑底回升。不过,由于楼市库存仍处高位、商业银行对降低房贷热情不高,多数项目入市仍以跑量作为定价主导。
【点评】业内专家认为,央行新政对购房者心理预期影响明显,但是部分城市交易量回暖尚不足以改变楼市高库存的基本面貌,未来“去库存”仍是房企乃至整个行业的主旋律。至于房价,预计维持平稳,难涨难跌。
◎ 一面经济下行、地方债务激增,一面是企业贷款难、政府平台融资能力下降。巨大的资金压力,使“十二五”重点任务——保障性安居工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点评】针对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缺口压力较大的现实情况,国家开发银行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将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降低申贷项目门槛,扩大支持项目数量,并根据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 “买房容易退房难”,一直是楼市的潜规则之一,即使是真正成功退房,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购房者大多要承受一笔不小的损失。
【点评】退房是否容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的走势,当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时,退房对于开发商可以说有益无害,但在当下这种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情况下,退房自然就成了开发商避之不及的问题。
◎ 最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本输出大国,对外房地产投资增长迅速,近期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大宗交易突显了海外房地产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身影。
【点评】自2008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对外房地产投资增长了200多倍,投资总额达337亿美元左右。近期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大宗交易突显了海外房地产市场上中国投资者身影。
【市场简报】
表1:(10.27-11.2)商品房成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