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


智地周刊.苏州第366期
2015年06月29日

【新闻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1)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进一步鼓励其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作用。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点评】距离上次降息仅一个半月,央行再度降息无疑再次降低了购房成本,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振奋的,房贷压力变小,按照最新的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最低3%;商业贷款最低4.85%,为2007年以来历史最低。房企融资成本、购房者买房成本进一步降低,后期楼市成交势必还将稳定走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决定降低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确定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

【点评】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这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得市政府批准,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全面转型升级有了详细的实施蓝图。高新区的中心城区覆盖狮山街道、枫桥街道和横塘街道,该区域是苏州高新区发展的启动区,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先后落户于此,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区域已成为苏州的中心城区之一,大量的新老苏州人在此安家落户,现代服务业、商贸业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新区确定了该地区退二进三,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商贸业集聚区、公用配套完善的宜居区转型升级方向。另外,规划图中教育资源配置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规划图显示未来10年,高新区将涉及43个学校(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其中新增11个规划学校. 新区此次10年规划新增的学校主要以幼儿园为主,共9所幼儿园、2所小学。目前这11个学校地块所处位置还未开建。

【点评】高新区的建设发展经历了20多年,新的规划有利于平衡协调住宅和工业、商业的发展,对居住在此区域和计划在新区置业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首批搬迁,计划7月初搬迁完成,未来门急诊在两边院区都有配备,景德路院区的住院部将只面向呼吸、消化、肾脏、风湿免疫、感染、内分泌等科室。景德路老院区已经运行了15年,整体搬迁完成后将进行整修,为留下的科室增加住院床位,缓解床位不够的情况。据了解,苏大附儿院的园区新院区有3个新生儿病区,定编床位150个,最大容量可达200个床位,NICU、早产儿病房等都分开设置,设备、条件、管理都比老院区有很大进步。

【点评】儿童医院园区院的启用不仅完善了园区居民儿童就医的问题,也让景德路院区人满为患的就医环境得到缓解,不仅是医院设施设备的提升,也增加了就趁的床位,缓解的就医困难的情景。

◎根据央行二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 44.9%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3.6%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对下季房价,18.2%的居民预期“上涨”,53.9%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4.6%的居民预期“下降”,13.4%的居民“看不准”。未来3 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14.7%,较上季提高0.9 个百分点。

【点评】目前苏州的房价已经明显的出现了上涨的势头,最近央行金融政策宽松,更激发了购房者买房的热情,房价上涨肯定无法避免。

◎据悉,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首列车的车体拼装已经完成,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后,近期就会下线!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的车厢扶手沿用了2号线的三叉型扶手,但车厢两边的扶手弯度更大,座椅为由2号线的黄色更改为4号线的天蓝色,更加清新自然,靠背上沿为直线型,背部承托更加明显,舒适度加强。结构方面,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有6节车厢,比2号线多了1节,比1号线多了2节。可以承载更多的乘客,预计4号线开通后,4号线远期客流将达到日均101万,是目前1-9条轨交线路中客流量最大的。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南北走向,连接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和吴江区,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一条骨干线路,计划工期4年6个月,于2017年3月通车投运。

【点评】沿线居民们都盼望着4号线早日通车,对新兴的居住区来说,一条4号线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条地铁线路,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近日,《苏州市区2015年道路交通排堵促畅工作计划》出台,这个方案共分5个方面、40个项目,“治理交通拥堵节点”就是内容之一。通过实施改造,市区一些路口堵点的交通拥堵有望得到改善。根据规划方案,杨枝塘路和莫邪路这个节点将实施改造,莫邪路拓宽到32米,双向4车道,南起杨枝塘路,北到洁齐美巷,洁齐美巷到竹辉桥,因轨道5号线站点施工暂缓实施。目前改造方案已经确定,本月26号施工招投标开标,预计7月启动改造,计划到2016年5月全部竣工。

【点评】堵车已经成了苏州人每天必经的事情了,尤其是住在古城区的人们,下雨天更是堵得不像样,治理交通堵点十分必要和紧迫。

◎近日,人民路乐桥段已开始恢复通行,而整个人民路路面也有望在年底恢复。在乐桥北段的人民路,原先因轨交施工封闭的西侧路面,已经恢复通行,沿线的商家十分欣喜。施工方介绍,这段路面下将建设一个地下商业空间,连同轨交4号线观前街站和乐桥站,而这两个站及之间的区间,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铺轨作业,近期的站场施工由西向东转移,是关键节点的一小部分。年底路面应该说西边全部通行,东部部分的封闭。按照计划,今年年底,除个别出入口施工外,人民路路面将基本恢复,不过,这个路面恢复还是临时性的,而包括立面整治、广告店招、照明亮化等的人民路整治,正配合轨交4号线施工穿插进行,工程整体将在明年底,轨交4号线通车前全面完成。

【点评】4号线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一直受到交通管制的地段来说是个大喜事,几年的不便将要换来大交通格局的改变,未来的交通出行更为便捷。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5日是第25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表示,征地拆迁必须依法公告补偿。对于征地或拆迁补偿有高有低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表示,征地拆迁必须依法公告补偿且补偿标准是法定的,不过在落实时会因激励因素而产生多元的补偿方案。“早搬、快搬、晚搬、慢搬激励因素不一样,它在时间上表现出来一种差异。早搬的,我激励你了,实际上早搬的跟晚搬的可能也差不到哪儿去,因为早搬的得到了激励,晚搬的可能没有得到激励,所以钉子户未必能够占到便宜。按照法定的要求去办理,如果有意见可以反映,然后组织听证。”


【市场简报】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