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


天元评估地产周刊第289期
2013年12月25日

 

【本周地产信息】

◎  据了解,2014年吴中城区(长桥街道、部分城南街道)计划上市商业用途土地24万方,住宅土地36万方。未来吴中区将住宅、商业发展齐头并进,城南规划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包括城南街道、长桥街道、石湖、越溪街道等,此外郭巷街道也是近年来的发展重点,尹山湖板块的崛起可期。

【点评】2014年计划上市的部分土地来看(见下表),主要以商业为主,部分地块是商住性质。

2013年,吴中区不仅土地上市量位于全市前列,成交量也是三番五次地超越了园区。2014年,苏州楼市仍将是吴中区的主场。

 

◎  今年来,房企海外融资热情持续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仅是进入四季度以来,包括万达、旭辉、绿地、雅居乐、中海、恒大在内,已经有超过20家房企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融资,总募集资金大约220亿美元。

【点评】较低融资成本是吸引企业走出去的最大动因;而在市场调整期吸收廉价资金为下一步扩张做准备,则是终极目标。

 

◎在被明确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地位后,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已经开始着手起草制定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法规草案和相关规章草稿。除部署工作准备起草《不动产登记管理条例》外,国土部还部署有关司局准备起草《不动产登记管理办法》,并编制相应技术标准。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提出的要求,起草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须在2014年6月前完成。

【点评】在这些法律文件中,亦可能涉及到引发各方争议的“以人查房”的有关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在房价预期与购房意愿方面有了新变化。一、二线城市居民的高房价感受有所缓解。虽然有73.8%和61.8%的居民认为房价高;但较上季分别回落3.2和3.1个百分点。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3.2%,是今年以来最低值,是1999年以来的较低值。

 

◎  中国银行于12月20日在北京发布2014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认为,如果房产税等改革的力度过大、过猛,将导致投机性需求大量抛售房产,造成房地产价格快速下跌。房产税的推出,还需要以居民其它环节税负下降为前提,否则将会加大居民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  某媒体对400个城市进行了全新的分级,评出了15个“新一线城市”,而苏州不在列。据了解,此次调查计算排名,不再是通过单一的GDP指标数据,而是综合了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甚至机场吞吐量等综合商业指数,更具有现代商业意义的指标。苏州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城市,除了没有机场、高校数量少,单从综合的商业指数,苏州商业发展缓慢。

【点评】从商业综合体角度来说,目前苏州市场上比较热的综合体项目并不多,换言之,闲暇时光,可以一站式消费的选择面并不广。近几年来,苏州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呈现给大家的都是“进行中”的状态,而且缺少国际知名的项目。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3-2014)》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经济参考报》联合发布。报告预测,一、二线城市仍然存在房价上涨压力,三、四线城市有稳有跌。出现量价齐降城市数量会再增多,这些城市主要是沿海房价畸高城市,中西部人口增长有限城市及投资投机过于严重城市。

 

◎  近日,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与德国拜耳集团就土地流转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首例外资介入中国土地流转项目。

 

◎  《中国房贷市场11月度分析报告》指出,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暂停房贷现象。其中无锡的停贷占比(该城市已停贷银行数/该城市按揭银行总数)为20.00%,苏州和南京分别达到14.28%和12.00%。报告分析指出,“房贷荒”在各地不同程度的出现。对于刚需购房者最为关心的首套房房贷利率8.5折优惠已开始收紧,有些银行只对优质客户发放,部分银行甚至取消首套房利率优惠。未来停贷则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

 

◎  住建部昨日发布全国保障房工作进展情况,截至今年11月底已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点评】各地达成年度保障房建设目标,既关乎民生,也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拉低各地平均房价。

天元评估地产周刊第289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