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根据该《规划》,至2030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将达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南京、苏州),城市发展摒弃“一味贪大”思路,更追求质量和内涵。至2030年,全省共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12个中等城市、28个小城市和540个镇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2个特大城市将是南京和苏州;15个大城市是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江阴、昆山、常熟和张家港。
【点评】不仅仅要数量更要质量,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苏州的经济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特大城市的基础良好,相信未来苏州的发展更国际化更现代化。
◎ “苏州好行”旅游观光巴士于8月16日开始试运行,来苏旅游的散客可以在火车站、汽车站直接乘车,观光巴士将停靠景点、商贸酒店集聚区,实现水陆联动,串联旅游要素。“苏州好行”首批投入60多辆复古旅游观光巴士,均采用新能源车辆,高辨识度、低地板、人性化设计。复古版旅游公交车型采用珍珠红车身、全景大玻璃、人性化低踏板、视频播放系统,游客上车还能享受免费WIFI、车载GPS系统、家庭共享区、专用服务台、多国语言讲解等服务。“苏州好行”目前拥有14条线路,覆盖了整个苏州古城区,同时还连接了高新区、工业园区,线路长度以短线为主。线路设计充分考虑到苏州餐饮、酒店聚集区、交通枢纽站、游船码头、旅游景点和繁华商业街区等。今后,“苏州好行”线路还将辐射到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等几大区域。
【点评】苏州作为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来苏州的游客都非常的多,苏州除了全国出名的园林和小桥流水人家,还有很多现代的城市风貌可以欣赏,苏州好行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游客,串起了各个景点。
◎8月16日下午3:00,随着苏州火车站-北寺塔站区间左线隧道盾构机顺利出洞,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最后一条区间成功贯通,这也标志着历时近三年建设的4号线如期实现了洞通的节点目标。苏州火车站-北寺塔站区间长1340米,埋深11.3-21米,最小曲线半径350米,下(侧)穿苏州火车站、北环快速路隧道、平门城墙楼、国保建筑北寺塔、官厍巷民国时期住宅楼等建(构)筑物252座,并穿越朱家桥河、外护城河等多条河道。另外,由于北寺塔站施工场地狭小,周边交通流量大,盾构设备吊装十分困难,使得这条区间成为4号线全线中盾构施工难度最大的区间之一。
【点评】4号线距离长施工难度大,经过三年的建设,终于迎来了洞通,让沿线的居民看到了通车的希望,未来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都将因4号线改变。
◎8月10日,苏州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就推进我市棚户区改造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2015年至2017年间,国开行支持苏州600亿元贷款,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平稳快速推进。
【点评】保障性住房涉及到民生保障,安居才能乐业,近几年的保障房政策逐步推进,也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受益。
◎11日对外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为适度满足居住区基本停车和从严控制出行停车,建议完善停车收费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意见提出,企业和个人均可申请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鼓励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允许对外开放并取得相应收益。
【点评】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发展,私家车已经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必备品,在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停车的难题,相信用这样的办法能缓解一部分难题。
◎今年高新区确定的80个重点项目包括:20个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40个重点工业项目、2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这些项目各有特色,成为一颗颗闪耀在苏州城西的“明珠”。 至目前,这80个重点项目均按时序进度推进,其中多个项目已超时序进度加快推进。在长江路以西、金山东路以北地块,苏州汽车客运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被列为市重点项目。这个用12.8亿元打造的一级车站枢纽,将集长途汽车站、轨交站、有轨电车站、公交车站、城市候机楼、游客中心、商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运贸综合体。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整体土建,实现结构封顶。此外,作为高新区今年值得期待的有轨电车2号线,已完成正线土建施工的30%,5座跨线大桥均完成工程量的45%以上。其中,浒光运河1号、2号桥及绕城高速跨线桥下部结构已完成。
【点评】高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和便利,对新建成的居住区居民来说生活会越来越便利,对苏州的西部发展来说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市场简报】
【其他信息】